“互联网 ”汽车:谁的机遇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毛振华 发自天津

受益于近期出台的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国庆期间小排量乘用车受到追捧,多地汽车销量出现回暖.不过,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汽车业所遭受的困境.

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全国汽车生产1209.5万辆,同比增长2.64%,同比增幅下降7个百分点;汽车销售1185.03万辆,同比增长1.43%,同比增幅下降7个百分点.这与年初业内对2015年汽车业发展形势的预估基本一致.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走访北京、天津、山东等部分地区发现,基层经销商甚至步履维艰,有的车企甚至遭遇“断崖式”困境,产能过剩问题正在各地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涉足汽车行业,纷纷公布“宏伟”的造车计划.

专家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经过“黄金十年”,至今已进入拐点,当前应以市场为导向倒逼车企调整,重点是以“互联网+”为抓手,驱动汽车产业的自我革命.

“互联网+”助中国“弯道超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表示,地方限购限牌的消费条件制约,再加上公车改革以及市场相对饱和,是造成近年来汽车销量呈现“微增长”的主要原因.业内对于车市普遍有“看空”情绪,认为中国汽车业的增长已进入拐点期.未来几年,汽车市场将会面临3%以下的增速,甚至是零增长、负增长的局面.

销量持续下滑让国内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加剧.记者注意到,国内各汽车厂商今年的规划产能远超市场预期销量.这不但将使众多汽车厂商经营陷入困境,更可能让中国汽车业加速对欧美日实现“弯道超车”的梦想沦为泡影.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从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产业发展先导国家的经验看,这些国家汽车市场的发展大都有两个快速增长时期:

第一个快速增长期是从每千人拥有5辆车到千人拥有20辆汽车,这是汽车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年均销售量增速在30%左右,但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在5年;第二个快速增长期是从千人拥有20辆车发展到千人拥有130辆,这个持续时间较长,大致在10年,销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比第一个时期降了10个百分点.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与基本规律略有差别.在经历第二个快速增长期时,日本用了8年时间年均增速为22%,韩国用了12年时间年均增速为20%.

徐长明说,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第二个快速增长期,时间将延长到15至16年,相当于日本跨度两倍,增速也将降低到13%至15%.他预测,中国汽车市场仍可能以相对较低速度再增长十年.

从该规律可见,到一定阶段推动汽车业转型符合产业的发展规律.在近几年,借由新能源对国外汽车业实现弯道超车正在成为中国汽车业改革的方向.根据工信部数据,今年1到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

可以说,以新形式发展汽车行业已迫在眉睫.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成为汽车企业的选项之一.

互联网企业“搅局”

最近,以阿里、乐视、百度等为代表的知名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企业领域,成为传统汽车业市场的“搅局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会展培训部马胜煜说,尽管目前国内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的获取存在难度,但这些企业大都通过三种途径进入汽车业:找代工企业造车、利用互联网企业优势打通传统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参与汽车周边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去年4月,百度发布了carnet,可通过一款应用将手机系统映射到汽车屏.同年5月,腾讯发布路宝合资+路宝app,成为腾讯试水车联网的首个产品.紧随其后,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乐视正式宣布“超级汽车”计划.“互联网+”汽车业蓝海显现.

事实上,一些品牌的汽车从诞生起就有着浓郁的“互联网+”色彩.传统汽车不同,这些汽车在设计时就以造真正的互联网汽车为目标,使机械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相互融合.wifi和3g联网时时在线,实现手机日历同步更新和车辆定位、提前预热车辆等功能.车主可通过车内触摸大屏使用互联网浏览、空调、导航、媒体播放等功能,并可通过语音识别功能.尤其是在销售方面,其省去了经销商等中间环节,使用互联网平台,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全球统一的公平定价,同时使车主享受透明的价格服务.

由于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车抛弃了传统内燃机的技术壁垒,互联网企业只需解决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大大降低了行业门槛.

专家分析,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软件,网络的应用,以及各种系统的集成.而车上的应用需要有系统载体,还需要各种传感器提供信息,这方面传统汽车厂商已经相当成熟,因而会存在交集.互联网企业的做法对于与整机厂商联系紧密的汽车电子厂商来说并非取代,而是在交集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相得益彰.

拥抱“互联网+”,传统制造业色彩淡化

在国内汽车产业聚集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中,该区金融服务中心主任乔伟判断,未来,汽车产业将不再只是传统制造业,车的主要价值将体现在服务和功能上,而这主要是由“互联网+”驱动和弥补.在他看来,传统汽车厂商如果不抓住互联网机遇,甚至有可能沦为互联网汽车品牌的代工厂,错失发展机遇.

目前,“互联网+”已出现在汽车销售、操控、车险、维修、洗车、二手车等大多数环节,极大地增加了市场价格的透明度,提升了消费者的兴趣.互联网对于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尽管争议声音不断,但已经显现出巨大的潜能,甚至将产生颠覆性的效果.社会对于互联网叫车的消费习惯已经基本养成,马路上大量闲置汽车资源被盘活后,对于提高就业率,减轻道路拥堵,减少用车造车的尾气排放将起到积极的社会效果.

当然,一辆汽车的诞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上万个零部件的参与.其销售、售后系统的建立更不是尚处在起步阶段的“互联网+”汽车业可以轻易较量的.目前来看,国内互联网造整车还没有真正面世.即便生产出来,能否经得起市场挑剔的检验还难下结论.

汽车人需要互联网思维

不过,无论如何,“互联网+”推动汽车业革命将是大势所趋,当前首先应整合大数据资源,推进“互联网+”对汽车业的改造.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会长吴忠泽建议,应尽快推进汽车行业的数据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接口规范和数据标准体系,为跨部门、跨区域、跨厂商的汽车及交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可能.在此基础上,要创新汽车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智能化辅助设计与制造、维修、销售新模式.让汽车真正变得像智能手机一样,使用便捷,功能越来越强大、人性化.

目前,推动传统汽车业意识到和把握住互联网机遇非常必要.国内车企必须把科技提升车企品质作为重要方向,特别是借助“互联网+”势头,对传统汽车业实现功能和便利性再造,减少观望和等待情绪,以此寻求对国外汽车业的新一轮“弯道超车”.

此外,对于汽车行业的管理也需具备创新思维.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建议,中国亟待改变过去传统的汽车产业宏观管理方式,创新互联网管理思维,推动相关立法,走法制化道路,实现宏观管理覆盖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

“如果在生产环节真正实现法制化,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不会限制自由,反而会获得更大自由.”广州汽车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认为,如果进行法制规范,企业将更加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反而比“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要自由得多.同时,汽车行业的法制化建设将进一步规范市场.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公平的,这样将促进市场更加公平地竞争.

业内人士还提醒,互联网企业需要注意的是,车不同于一般电子产品,它的工作状态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需要有更为苛刻的制造标准和安全机制.否则,如果像手机一样动辄死机、重启,未免太过儿戏,也难谈持续性发展.

“互联网 ”汽车:谁的机遇由亿卡汽车( {$sysdomain )用户dml5822分享,感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